|
前些天,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对市场的眼镜质量进行抽查,结果发现,整体合格率只有55%。一些眼镜生产、销售单位因此被行政约谈,要求对照不合格项目开展自我检查和清理。此次抽检中发现不合格产品的商家被责令限期整改,涉及不合格批次产品已经全部下架。
【抽查】
配装眼镜 关键指标不合格
此次抽查的样品来自秀洲和桐乡的大型商场、超市、眼镜专卖店,共抽查了20个批次,配装眼镜和太阳镜各10个批次。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检测显示,不合格9个批次,批次合格率为55%。
从分类来看,配装眼镜的10个批次中检出3个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70%。配装眼镜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有标志不规范、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和装配质量不过关。
嘉兴市中医院眼科医师蒋丽君说,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容易产生棱镜效应,戴上眼镜以后会感觉头晕,对地面的高低判断失准,镜片最边上的成像发生偏位,因此余光看到的物体就会扭曲,人会感觉到明显不舒服。近视度数越深的人,对这两个指标的敏感度就越高。如果患者有散光,那么对这两个指标就更敏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佩戴不合格眼镜容易产生视疲劳,近视程度会加深。
“这两个关键性指标不合格,有可能是验光师在验光时没有量准,也有可能是磨镜师在打磨镜片时发生失误,但只要复检时放在仪器上进行简单测量,是能发现问题的。”蒋丽君说。
太阳镜“度数”超标
此次抽查的10个批次太阳镜样品中,有6个批次产品被认定为不合格,合格率为40%。不合格项目主要有标志不规范、顶焦度偏差和棱镜度。检验机构认为,顶焦度偏差和棱镜度不合格主要集中在偏振太阳镜上,这种太阳镜的镜片比较薄,经过装备后产生应力变形,引起上述两项指标的不合格。
什么是顶焦度?蒋丽君说,简单来说就是镜片的度数。普通太阳镜的镜片应该是平光镜,也就是没有度数的。但实际上,太阳眼镜的镜片是有一定度数的,一般要求在25度以下,最好能做到12度以下。
棱镜度超标会让佩戴太阳镜者看到的物体变形,也容易带来视疲劳以及引起斜视。如果是佩戴棱镜度严重超标的太阳镜开车,司机对路面和距离判断失准,是非常危险的。
太阳镜样品因为标志不健全被判定为不合格,反映的是太阳镜生产经营单位对太阳镜新国标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按照国标,太阳镜主要分为浅色太阳镜、遮阳太阳镜以及特殊用途太阳镜。根据不同镜片的光线透射比区分不同的用途,生产经营单位应该做好标志。比如有的太阳镜不适合驾驶时佩戴,因为镜片的透射比使驾驶员对颜色的分辨率降低,因此在产品上就必须明示“该产品不应用于驾驶佩戴”;有些太阳镜只能在白天使用,而有的是专门为夜晚“定制”的,这些信息都应该在产品标志上明示。
【市场】
配镜行业良莠不齐 *卖的尾单隐患多
来自市中医院眼科团队的观察和调查发现,近年来,孩子近视的发生率逐年提高。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近视率在30%左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近视率为50%左右,进入高中则有70%至80%的孩子鼻梁上有一副眼镜。
如果说,课业压力过多而户外活动过少是造成少年儿童近视的主要原因,那么,成年人过分近距离使用电子设备则是近年来发生视疲劳、近视以及近视加深的一个主要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购置眼镜方面的花销也逐渐增加。以毛源昌和宝岛为例,价格在400元至600元区间的眼镜卖得最好。另一方面,街面上那些“百元眼镜”也有不少人光顾。对于消费者来说,购眼镜的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有不少消费者通过网络直接购买已经配装好的眼镜。
嘉兴市眼镜行业协会副会长陈言勇认为,眼镜产品抽查整体合格率偏低,表明眼镜行业良莠不齐。“几万元开一家眼镜店,跟花几十万元、数百万元开一家眼镜店,其产品和服务能力当然有所区别。日本进口的数控检测仪的检测精度达到0.04毫米,但买一台要花十几万元,一般的小店里肯定没有。大多数的小眼镜店里只有一台电脑验光仪,工作人员简单操作十几秒钟后就开始大胆配镜了。”
一位经营者告诉记者,国家要求卖配装眼镜的店里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验光师、磨镜师。而通过培训、考试再持证上岗的验光师、磨镜师不要说在嘉兴,就是全国都是紧缺的。
按照配镜的一般流程,眼镜做好以后必须复检各项指标是否合格。如果复检不合格,就要重做。可是,如果顾客当场没有提出要求,不良商家就会蒙混过关。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任何一个加工环节都有“尾单”,眼镜也不例外。比如一家工厂接到订单要生产1000副合格眼镜,最终他们会生产出1100副。等订单完成后剩下的100副眼镜就成为尾单,这些眼镜以“捆”的形式流入市场,而这里面不合格的比例较高。
市市场监管局消保处统计显示,去年全市共接到眼镜行业的消费者投诉43起,今年上半年有21起。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配装质量上,如镜架折断、螺丝脱松、掉漆、镜片脱落、变形等。部分商家存在销售“三无”太阳镜和假冒品牌太阳镜的问题。在配镜服务中,个别商家眼镜度数测量不准,引起消费者视力下降。在眼镜保修期间,个别商家推脱责任,拒绝修理,或者修出新毛病。总结起来就是配镜质量不过关,眼镜假冒伪劣,服务水平低下,保修服务不到位。
记者了解到,动辄数百元、上千元并可能对视力造成不可逆影响的眼镜,省内实施“三包”规定的产品目录中并未涉及。全市眼镜行业协会内部目前也没有统一的眼镜“三包”规定,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只能参照国家“三包”规定“7天包退,15天包换,1年包修”的条款来执行。虽然知名品牌眼镜企业承诺了更好的“三包”期限,但对于整个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影响甚微。据悉,浙江省内拟成立一个眼镜流通商会,该商会有可能出台关于眼镜“三包”的相关内容。
【提醒】
孩子配镜,首诊请到医院
消保处的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配装眼镜尽量到实体店。蒋丽君也认为,在经济能力可承受范围内,应挑选口碑好的眼镜店购买配装眼镜,价格不宜过低,这样配出来的眼镜质量相对好一些。
至于太阳镜,消费者在选购前要看清楚产品合格证上是否有明示生产许可证编号和QS字样;针对偏振片、PC片等不同用途的太阳镜,购买前最好向店家咨询清楚,特别要注意产品上有没有“能否用于驾驶”等提示性字样。
蒋丽君提醒家长,给孩子首次配镜,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医院更明智。她说,青少年首诊,医生会以电脑验光为参考,还将进行医学验光,确定病人的眼位(是否患有弱视、斜视等)、病人的用眼习惯、配镜的使用环境等。综合验光过程,其实也是医生为病人排查是否患有眼科疾病的过程。此外,青少年首次配镜,医生一般会建议病人做一次扩瞳验光,用这个办法来排除是否为假性近视。以上这些是普通眼镜店做不到的。
蒋丽君还建议家长,孩子3岁左右时最好到医院做一次眼部的综合检查,及早发现、预防和治疗孩子的眼科疾病。
【延伸阅读】
真的还是假的
戴眼镜能治近视?假的。
蒋丽君解释,近视的眼轴拉长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想通过戴眼镜来改变这个情况,目前的研究认为是无法办到的。
渐变镜可以控制近视?作用不明确。
近年来商家热炒渐变镜,宣称可以防止近视度数加深。蒋丽君说,这种镜片最开始是给那些曾经近视、后来变老花的特殊人群准备的。青少年及普通近视患者最好不用这种眼镜,因为近视一般伴随少量外斜视,而这种镜片反而容易诱发外斜视,加重症状。如果被检查出来患有轻度内斜视,或许可以用这种镜片来调整。
看电脑,有专用保护镜片?真的。
蒋丽君说,现在市场上有防止光污染的镜片,这种镜片的主要功能是滤除蓝紫光。而手机、电脑容易产生视疲劳的元凶就是蓝紫光,这种光还容易诱发白内障以及黄斑性病变等视网膜病变。
角膜塑形镜能控制近视度数加深?真的。
蒋丽君说,角膜塑形镜也称为OK镜,属于隐形眼镜范畴,夜晚佩戴,白天取下。因为夜晚佩戴期间已经对角膜进行了塑形,所以白天即使不佩戴,也能正常看东西。建议市民到正规有资质的医院配OK镜,并定期到医院复查。目前,市场上的OK镜价格比较高,台湾产的普通OK镜在6000元至7000元一副。记者了解到,有市民在美国购买OK镜片,花费上万元。
来源:嘉兴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