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光电所牵头,联合南开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人眼高阶像差及自适应光学矫正对视觉的影响”,6月19日在成都顺利通过国家自然基金委信息学部主持的中期检查验收。专家评审组认真听取了项目进展报告,观看了设备演示,经过讨论投票,给出了上述综合评价结论。
该重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通过研究中国人视觉特征的高阶像差分布特征,系统分析高阶像差主要组分及其动态特性对视锐度、对比敏感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实际人眼光学模型,研究眼光学系统各组元参数与人眼波前像差的关系。进而建立符合新视觉要求的高阶像差个性化矫正初步方案,为个性化人眼高阶像差矫正先进技术的设计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该重点项目自2005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按计划完成了相应研究内容,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在系统研制方面,建立了高阶像差动态哈特曼测量仪,以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眼高阶像差自适应光学矫正与视觉分析系统。在人眼像差特性研究方面,研究了人眼光学系统各组元在不同生理条件下对眼波前像差的影响,初步获得了角膜和晶状体对全眼像差贡献的统计学规律;研究了不同状态下人眼波前像差特性,调节与高阶像差的相互关系,人眼高阶像差随年龄的变化规律等。在人眼像差个性化矫正初步探索研究方面,构建了个性化眼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人眼像差特性、各项高阶像差对视功能的影响以及个性化像差矫正参数设计,并从临床初步研究了高阶像差各组分对于视锐度、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项目研究过程中发表文章38篇,其中SCI收录10篇。申请发明专利4件。出站博士后2名,毕业博士5名、硕士5名,正培养博士10名。而且在本项目研究基础上,2006年同仁医院牵头与我所联合申请获准863计划目标导向类课题“可植入式个性化人眼高阶像差矫正镜的制作技术和设备研究”。
评审专家认为,光电所、南开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在完成该重点项目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科交*的优势,分工协作,按计划圆满完成了规定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意通过中期检查验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