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选择把总部从小县城迁出,迁到信息、人才、金融等各方面条件更为优越的杭州。在过去的2007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不但有省内企业迁入杭州,还有原先在省外发展的浙商,也把总部迁回杭州;不仅有浙江商人的“归根”,许多国际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把区域性研发、运营总部放到杭州。
据杭州市经合办信息调研处处长周华介绍,近年来杭州市共引进总部企业126家,其中90家来自省内,占总数的71.4%,大部分是具有发展活力的成长型企业总部。省外和省属的总部项目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较高,注册资金达到94.7亿元。
“今年还引进省外浙商回归项目40多个,其中如养生堂集团,就打算在西湖区建一个包含生产、研发、投资的总部机构。此外,信泰人寿、虎牌控股、同硕科技等公司,都是今年把总部迁到杭州的。”周华告诉记者。
迈出一步需勇气
尽管把总部迁到杭州、上海等地,并把企业做到更大的例子不少,但很多企业主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顾虑。要走出这一步,并不容易。
有一位原来在温州经营眼镜行业的老总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他决定把公司经营部门迁到杭州,来了以后发现一个大问题:在家乡跟当地政府部门已经很熟悉,办事情效率非常高,来到杭州后,所有的人脉资源都要重新建立。
“工作上压力更大,平时缺乏朋友和家人的关心,这让人受不了。”这位温州老总的妻子在温州政府部门上班,工作调动不容易,他只好撇下家人独自闯杭州。以前在温州,亲戚朋友多很热闹,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业余生活很充实。可到了杭州跟新朋友聚会,操着浓重的温州腔,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外人。
“我想情况总会好起来,今年打算让老婆也到杭州来,不然我每周往温州跑,实在有点累。朋友也总会多起来的。”他的2008年计划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融入杭州。
几乎每一家将总部外迁的企业,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浙江省内的企业会把杭州当作迁入首选地,而不是金融优势更强的上海。
“杭州毕竟是省内,上海给人的陌生感更强,如果对目前的企业来说杭州平台够大,我们当然选杭州。”正在考虑“迁都”的宁波一家食品企业主告诉记者。
杭州政府留人情切
杭州政府比较支持企业,这倒说到政府心头去了。据杭州市经合办的工作人员介绍,杭州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发展重工业、传统制造业都不合适,最合适的就是现代服务业、高科技制造业等。
对浙江省内的商人来说,到信息、资金、人才都比较集中的省会城市,无疑会给自己带来更多机遇;对在外发展的浙商来说,既有“归根”的思想,同时也能回来分享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对省外、国外的知名企业来说,把区域性总部放到杭州或者上海,无疑是占据了长三角地区的核心经济区。
“所以,在杭州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无论对政府、对企业来说,都是很好的选择。为了促进这一块的发展,市政府也有很多优惠措施。”杭州市经合办的周华告诉记者。
“比如,对从市外引进、在杭州设立的各类企业总部(不包括房地产企业),根据其年地方财政贡献环比增长额,自开业之日起实行3年期的财政奖励。注册资金在5000万~8000万元(不含)的,实行30%的财政奖励;注册资金在8000万元以上的,实行40%的财政奖励,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