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上班第一天,浙江包括眼镜企业在内的一批企业就由当地就业管理服务局带队,赴甘肃招收务工者。此前,由于用工形势严峻,一些企业还与劳务输出基地的重庆涪陵、四川联系,希望对方输送劳力,没想到被婉言谢绝。两地有关方面反而希望在浙江企业务工的当地人回去“帮助家乡建设”。
对此,重庆涪陵区就业局李副局长表示:“自己都缺人,哪里还能大规模组织人员外出打工?”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涪陵本地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到去年底、今年初越来越明显。调查显示,区内企业在今年初约需招工1万人,多为从东部转移来的制造企业,工种与东部沿海地区同质。因此,区就业局转为劝说外出打工者“帮助家乡建设”,不再主动宣传、组织人员外出打工。特别是重庆地方官员今年春节有一项新工作:设法把返乡过年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下来,以确保当地今年不出现民工荒。
“中部地区从主动组织进行劳务输出,到婉拒东部的招人请求,重庆不是个例,其他地方同样存在。”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所长陈诗达表示。 (《东方网》)
点评:面对汹涌而来、日益严重的“用工荒”,不少眼镜生产企业的经营者使出浑身解数,采取诸如到车站游说、派车去拉,再到工资增长,大打感情牌、收入牌等等方式,争抢农民工。然而,从总体上看,仍收效甚微,不少眼镜生产企业因为日益严重的用工缺口,导致开工不足,订单大量流失,企业效益严重下滑。对此,许多专家和行业人士指出:要从根本上摆脱“用工慌”的困绕,就必须切实进行转型升级。然而,多年来的习惯使然,再加上种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多数眼镜生产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在这种情况下,为有效缓解“用工荒”,是继续采用上述习见的竞争手段,上演招工争夺战,还是适应农民工新的需求,以“权利留人”,即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环境、劳动环境,以及社会保险的覆盖环境等,赋予农民工各项应得的社会权利,增强其归属感,从而有效化解“用工荒”?对此,宁波市用自己独具特色的宁波模式作出了回答:在宁波,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参加综合社会保险(完全由企业缴费),就可以在当地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除此之外,外来务工人员在宁波就业、职工培训、子女入学都可以享受适龄待遇。他们可以参与评分,分数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就可以申请当地户籍,很好地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宁波的用工模式值得学习、借鉴。
来源:中国眼镜在线 |
|